央行调查:国内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数量,远超预期!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24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江琳,岁,在杭州的一家公司上班,每个月拿着6000块的工资。下班后,她喜欢刷刷视频解解闷。可是,看着视频里那些人动不动就说自己一年能赚50万,江琳心里有点不是滋味。她想想自己,为了多赚点加班费,常常忙到晚上11点,可生活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的。

其实,江琳的这种烦恼,也是现在很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。网上那些“人人都是富豪”的假象,根本掩盖不了现实:很多人连10万块的存款都拿不出来。央行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更是让人心凉:全国能拿出50万现金的家庭,竟然不到0.4%。

存款真相大揭秘:一半人的存款不到万

2024年,央行发布了个数据:全国居民的存款总额高达151.25万亿。听起来挺多的,对吧?但要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,也就10.5万左右。可这数据里有个大问题:存款的中位数只有9240元!也就是说,有一半的人存款还不到1万块。大部分家庭的存款都少得可怜,70%的家庭存款低于20万。而存款超过50万的家庭,更是少得像熊猫一样珍贵,只占0.37%。至于存款100万以上的家庭,那更是凤毛麟角,只占0.1%。

为啥存款这么少?

房贷像座山:在一线城市,房贷就像个无底洞,月供能占到收入的50%-70%。很多人辛苦工作一个月,工资刚到手就得先还房贷,剩下的钱只够勉强过日子。全国平均来看,房贷占家庭负债超过了67%,这让家庭的储蓄空间被大大压缩。据统计,房贷家庭月均还款超过8000元。更糟糕的是,超过70%的家庭资产是房产,但真遇到急用钱的时候,房产可能打折都卖不掉,让人陷入流动性陷阱。

收入涨得慢,物价涨得快:2024年,个税收入同比下降了9.2%,这说明很多基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速度在放缓。与此同时,收入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,前10%的家庭掌握了67%的存款,而底层40%的家庭仅拥有9%的存款。这种收入差距让普通家庭想要积累财富变得异常艰难。

消费主义害人不浅:现在流行消费主义,网红餐厅打卡、新款手机攀比等等,让很多人陷入了“伪精致”的陷阱。工资一到手就花光光,成了“月光族”。而且,养老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50万存款只够支付3-5年的养老社区费用,每月1.2万的养老费用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。

财富分配不均:数据显示,2%的家庭拥有了80%的存款,而超过1亿人的存款为零。这是为啥呢?一方面,拆迁暴富、代际继承等因素让少数人轻松实现了财富积累;而另一方面,大多数人只能靠工资苦苦挣扎,陷入内卷的困境。

买房,从“财富梦”到“还款累”

现在这房价,真是让人头疼。以前吧,觉得买房就是投资,能赚钱。现在呢?感觉就像背了个大石头,压得喘不过气。

一线城市,你攒个50万,想买个房,结果只能买到郊区的老房子。每个月还得还那么多贷款,占了收入的七成,生活质量直线下降。我有个朋友在深圳,月入3万,听起来不错吧?但每月要还2.1万的房贷,剩下的钱根本不够花。买房前他还有150万存款,现在只剩下5万了。这样的故事,真的不少见。

现在,大家也越来越清醒了。知道存钱比买房重要,买房得量力而行。很多家庭都推迟了买房计划,先存钱以防万一。那种全家凑钱买房的时代,慢慢过去了。年轻人也更愿意租房,不想花光父母的养老钱。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降了,有的地方房子都没人买,空荡荡的。这说明,大家买房更理性了,不再盲目跟风。

虽然房贷利率下降了,但买房还是得慎重考虑。央行是希望降低买房成本,但开发商那边也有风险。有的地方房价差距大,买还是不买,真得好好想想。

那怎么办呢?

首先,得学会存钱。工资到手,别急着花,分三分:一份存起来应急,一份用来投资,一份用于日常开销。这样,每个月都能存下点钱,心里也踏实。

房贷这块儿也得想想办法。如果小城市的房子没用,可以考虑卖了换核心区的小户型,房贷压力也能小点。还可以跟银行谈谈利率,看看能不能换个贷款方式,但得注意别违规。

说说投资。存钱重要,但也不能让钱闲着。可以买点国债、大额存单,收益稳定,还能抵消点通胀。要是想冒险,也可以买点基金、股票,但记得控制风险。

社保也别忘了。除了基本的社保,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买点商业险,意外、大病都有了保障。有条件的,还可以考虑年金险,给养老加个保障。

在这存款稀缺的年代,咱们都得学会精打细算。别看现在困难多,但只要不慌张、不盲目,日子还是能过好的。每一分存款都关系到未来的生活质量,所以得好好规划。不然,生活的难题只会一个接一个,谁都顶不住!

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,都来评论区聊聊吧!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